2025年12月20日,为期两天天的中国(济南)食品添加剂及配料博览会在山东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作为亚洲规模最大的食品配料行业盛会,本届博览会以"创新驱动·健康未来"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球多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家企业参展,展出面积突破3.5万平方米,专业观众预计超过5万人次。
走进展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未来食品体验区"。这里集中展示了最新一代功能性食品添加剂,包括从海藻中提取的天然代糖、通过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的植物基蛋白、以及具有靶向释放功能的纳米级营养强化剂。来自江南大学的科研团队带来的"3D打印分子料理工作站"前围满了观众,这台设备可以通过精准控制温度、湿度和分子结构,将大豆蛋白、魔芋胶等原料打印成具有真实肉质感的人造牛排。"我们的技术已经可以实现脂肪纹理的精准分布,口感模拟度达到92%。"项目负责人王教授介绍道。
在健康配料展区,益生菌技术的突破性进展成为焦点。山东某生物科技公司展出的"第三代复合益生菌"引起了专业买家的浓厚兴趣。这种采用微囊化包埋技术的益生菌产品,能够在胃酸环境中保持90%以上的存活率,直达肠道释放。更引人注目的是其搭载的智能感应系统,可以根据肠道pH值的变化自动调节活性物质的释放速度。"我们与中科院合作研发的这项技术,已经申请了12项国际专利。"公司技术总监李博士表示。
清洁标签(Clean Label)趋势在本届展会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多家企业推出了"零添加"解决方案,如利用高压脉冲电场技术替代传统防腐剂,通过特定酶制剂实现食品质构改良等。广东某企业展示的"果蔬保鲜生物膜"技术,仅使用壳聚糖和植物精油就能将草莓的货架期延长至21天,这项成果已经在家乐福、永辉等连锁超市试点应用。
植物基替代品展区人头攒动。不同于前几年的简单模仿,今年的植物肉产品在质构和风味上有了质的飞跃。某头部企业推出的"植物基五花肉"不仅实现了肥瘦分层的视觉效果,在煎制时还能产生类似动物脂肪的"滋滋"声效。更令人惊叹的是其搭载的风味释放系统,能在不同温度阶段释放出烤肉特有的美拉德反应香气。"我们通过基因组学技术分析了127种传统肉制品的风味图谱,最终筛选出36种关键风味物质。"研发负责人透露。
功能性配料馆内,针对特定人群的精准营养解决方案成为亮点。一款面向糖尿病患者的缓释型碳水化合物吸引了不少专业观众驻足。这种由抗性淀粉和膳食纤维复合而成的原料,能使血糖生成指数降低45%。另一家日本企业带来的"睡眠改善肽"则采用了靶向递送技术,可以与人体生物钟同步释放活性成分。
数字化技术在食品配料领域的应用是本届展会的重要主题。多家企业展示了基于区块链的原料溯源系统,消费者只需扫描二维码就能查看添加剂从原料种植到成品出厂的全生命周期数据。阿里云带来的"食品配方AI优化平台"更是引发热议,该系统可以通过机器学习分析数百万个配方数据,在保证口感的前提下自动优化营养配比和成本结构。
同期举办的国际食品添加剂法典研讨会上,来自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的专家解读了即将实施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5)修订要点。新标准将进一步规范天然等同香精的使用范围,同时新增了12种新型酶制剂的限量标准。欧盟食品安全局代表也分享了纳米材料在食品中应用的最新风险评估方法。
展会第二天举办的"食品科技创新峰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做了题为《未来食品添加剂的发展方向》的主旨报告。他指出:"随着消费者对食品透明度和清洁标签的需求增长,添加剂行业正在经历从'用量时代'向'精准时代'的转型。基因编辑技术、合成生物学和人工智能的融合,将推动第四代食品添加剂的诞生。"
在资本对接专场上,植物基蛋白、微生物发酵和精准营养三个赛道备受关注。据统计,展会期间达成的意向合作金额超过35亿元,其中某微生物蛋白初创企业获得2.5亿元B轮融资,创下国内食品配料领域单笔融资纪录。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展会首次设立的"食品科技转化专区"成效显著。来自20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87项科技成果找到了产业化合作伙伴,转化率较去年提升40%。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研发的"脉冲电场辅助酶解技术"以1200万元完成转让,这项技术可以将蛋白质水解效率提高3倍以上。
展会最后一天举办的"新产品发布会"上,36家企业集中发布了年度创新成果。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款可以随温度变色的智能食用色素,这种从蝶豆花中提取的天然色素在低温时呈现蓝色,加热至60℃以上会逐渐变为紫色,为食品创意提供了全新可能。另一款"可食用二维码"技术则采用特殊配方的可食用墨水,可以直接打印在蛋糕、巧克力等食品表面。
闭幕式上,组委会公布了本届展会的十大创新产品奖。获奖名单中既有突破性的技术成果,如可以实现油脂原位替代的凝胶化系统,也有体现人文关怀的创新,如为吞咽障碍患者设计的稠度调节剂。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理事长在总结发言中表示:"今年展会上看到的不只是产品的升级,更是整个产业思维方式的转变。从单一功能向系统解决方案,从成本导向向价值创造,中国食品配料行业正在实现质的飞跃。"
据会后不完全统计,本届博览会专业观众达约5万人次,其中国际采购商占比18%,较上届增长5个百分点。展商满意度调查显示,86%的参展企业达到了预期目标,72%的展商当场预定了下届展位。这场食品科技的盛宴不仅展示了行业最新成果,更勾勒出未来食品发展的清晰图景——更安全、更营养、更可持续的食品体系正在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最终抵达消费者的餐桌。
备案号:京ICP备2024052143号-2联系电话:18811121031邮箱:576030584@qq.com